段雷強
一、軋機主要參數
軋機型號:750
常用軋制力:6500-7000KN
軋制速度:0-300m/min
輥系潤滑:油氣潤滑
軋制材質:2系不銹鋼
軸承型號:SFCD76108400/P63
二、現(xiàn)場使用狀況
軸承在使用40天左右出現(xiàn)損壞現(xiàn)象,對損壞的軸承進行細致觀察,及損壞原因分析、排查,具體如下:
1、如下圖軸承外圈承載區(qū)發(fā)生異常疲勞剝落,多為靠輥身側且為下輥箱,載荷區(qū)表面發(fā)黑發(fā)藍,伴有高溫跡象。
2、滾動體邊緣剝落掉塊,周圍存在較多油泥、雜質、冷卻液等,且同樣均為靠輥身側且為下輥箱。
3、原因排查及分析
通過觀測軸承的損壞現(xiàn)象及損壞位置,總結出基本損壞規(guī)律為,軸承的異常損壞均在下輥,上輥同樣軸承均可正常使用,而下輥箱對比上輥箱主要存在如下幾點不同:
1、軸承運轉時軋制力較上輥箱大;
2、軸承的工況環(huán)境較上輥箱惡劣,主要是乳化液的入侵,帶入軸承內部較多雜質;
3、因損壞時需要暴力拆箱,下輥箱的箱體孔徑表面都存在較重的劃傷,尤其是受力區(qū),因此會造成軸承的受力不均等問題;
故分析認為造成下輥箱軸承提前損壞主要原因如下:
1、潤滑不良,密封失效,乳化液入侵和外界雜質的污染;
2、軸承箱孔凹凸及變形,不能對軸承形成良好的支撐;
3、軸承結構為SFCD型,不能在不拆箱的前提下對外圈進行載荷區(qū)的檢查;
針對分析問題做出現(xiàn)場整改:
加強下輥箱的密封效果和優(yōu)化更合理的結構;
1、進水口1安裝O型圈杜絕冷卻水沿著動迷宮及輥端進入,水口2由于軋機設計時壓蓋和動迷宮配合不合理,導致大量乳化液進入軸承內部,需要增設迷宮回路;同樣進水口3 由于無調整墊片和密封膠的阻擋,也會導致大量乳化液進入軸承內部,故需要加彈性調整墊片。
2、修復下輥箱軸承箱使其恢復精度,修復標準:內孔尺寸Ø540(+0.04 +0.08)橢圓≤0.03mm,錐度≤0.02mm,修復內孔及軸承箱兩側面。
3、軸承結構改為載荷能力更強以及方便安裝、清洗、拆卸的FCDP穿柱型結構,來滿足現(xiàn)場的應用。
經過上述一系列的調整,下輥箱軸承使用得到極大的改善,從40天的使用壽命增加到100天左右,大大降低了現(xiàn)場工裝師傅的勞動強度,整體提升了軋機的作業(yè)率。